广州新闻热线

让藏蓝青春在广袤农村中绽放——记公大曾之扬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

青春,因勇于担当而伟大;青春,因积极奉献而精彩。在我们的印象中,寒暑假期总是难得的休憩时光。但对于有志青年而言,时时都是奋斗之时,处处都是奉献之地。凛冽的寒风、汹涌的热浪阻挡不了他奉献的步伐,翻涌的水波起伏不了他坚守的初心。在珠江一带涉水区域总是活跃着“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”,这支队伍被评为“2022年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,他们不辞辛苦,不计报酬,积极开展水上救援,弘扬见义勇为精神;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中,共护诗画万丈湖,同筑百年乡村梦,在广袤的农村和城中村开展防溺水自救服务,让“野游”变成真正的“野能游”,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,身体力行谱写崇德崇善的时代力量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曾之扬同学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。

青春因志愿服务而精彩。曾之扬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,他加入了广州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,寒暑假参加水上救援队组织的夜间水上巡逻救援志愿服务活动,并在城中村和农村开展防溺水自救服务。水上救援工作艰难曲折,青春藏蓝力量逆行出征。即便困难重重,可他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用实际行动践行救援队“弘扬雷锋精神,争当珠江卫士”和红十字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宗旨和理念,他在切身体会到水上救援队工作的辛苦及经费的紧张后,主动捐款1000元支援广州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。曾之扬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用心付出也得到了水上救援队的充分认可,水上救援队的队长高峰在相关报道中坦言:“作为广州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的队长,我为曾之扬同学点赞。”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公益在线》《环球公益在线》《中国公益新闻网》《公大官微》专门报道了曾之扬的优秀事迹,《网易新闻》《腾讯新闻》《今日头条》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转载,广东电视台也进行了采访报道。

青春因积极奉献更绚丽。乐于助人、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,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。曾之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他热心公益、扶贫济困、乐于助人,用自己的奖学金、勤工俭学金及平常的积蓄去奉献爱心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递正能量,将小我投入大爱的汪洋中,为更多需要帮扶的人提供援助。1、他通过家人了解到在西藏有一户单亲家庭的处境艰难:妈妈年事已高,无法外出谋生,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为草场生态补偿和织布收入,同时,家里还有一个孩子,就读于西藏林芝农牧学院,学费虽由国家承担,但生活费是亲戚朋友接济的,家庭生活非常拮据。曾之扬主动提出资助这位家庭贫困的学生,通过微信转账2000元,委托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交付给这位单亲妈妈,缓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,收到了拉孜县拉孜镇人民政府的表扬信。2、他通过宁夏妇联“宁夏女儿”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在银川市有一户人家处境艰难: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,父亲常年身体不好,靠低保救助及父亲打零工挣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,家境十分困难,孩子高考被合肥工大录取,一家人因经济拮据苦于学费一筹莫展。听闻此消息,曾之扬主动资助这位家庭贫困的学生,微信转账1000元委托自治区妇联助力这位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,收到了宁夏妇联和崇安社区的感谢信。3、他通过“河南省青少年基金会”网上募捐的形式向灾区捐款1000元,为抗洪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。4、他通过广州市青竹基金会为抗疫捐款1000元。5、他通过在广州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做义工,积极关爱精神病患者及残疾人,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,并向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累计捐款1118元。6、他多次在广州市荔湾区怡康老人院做义工服务,并为孤寡老人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,关心老龄人在生活和生理上的困难。怡康老人院对曾之扬的爱心义举以表扬信的形式以示感谢。曾之扬的爱心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,《人民日报》《慈善公益报》《慈善公益网》《云南网》《晋城慈善网》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或转载报道。

“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,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?”曾之扬把雷锋的这句话当作人生的灯塔,将自身行动化为一砖一石,努力砌成这个时代的高楼大厦,以梦为马、不负韶华,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在志愿服务中弘扬雷锋精神,在热心公益中实现人生的价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明媚了自己、照亮了他人,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传承,责任担当,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奋发拼搏,向上向善,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树立了榜样和典范。


相关推荐

评论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